新闻动态News

  • 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点。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突破2300万辆,连续六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经测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约为4.22%,与相关产业的就业比例是1∶7,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合计超过2000万。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也具有示范意义和带动效果。

    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困境

        以要素投入为驱动、以政府直接干预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已不能承载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玻璃钢拉挤设备,玻璃钢切割机,玻璃钢钻孔机,自动切割机,广东玻璃钢设备

        总体产能过剩日益凸显。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增长放缓,库存高企。2014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2107.91万辆,同比增长6.14%;而2013年全年销量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9%。2014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企业新增库存35.14万辆,截至11月底,累计库存高达126万辆。另据调查显示,中国汽车产业2010年整体产能利用率为91%,预计到2015年将降至68%并持续在70%左右浮动,直至2020年。然而由“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所造成的世界汽车产能向中国不断转移的态势在惯性作用下还在进一步加剧,虽然可能伴随着局部结构性产能不足,但总体产能过剩几成定局。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随着2014年大规模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尤其是各地相继爆出大范围、持续性雾霾污染事件,让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空前高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面对陡然增大的环保压力和民众诉求的倒逼,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限行、限停、限牌、限购”等政策措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标准的更新周期缩短,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国五排放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的相继实施都表明资源环境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硬约束在不断增强。

        产业大而不强的态势仍未改变。连续六年世界产销量第一的光环难以掩盖竞争力不强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大企业但没有大品牌。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前三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2.4%,位列第一的上汽集团销量突破500万辆大关。然而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占有率不高,且从2011年起连续四年呈下滑趋势。二是有大制造却没有大研发。与汽车产业强国相比,中国汽车产业依旧面临着研发投入占比不高、逆向研发比重过大、高端技术人才缺乏、核心技术有赖于外资等诸多困境。三是有大引进却没有大出口。经过多年的“市场换技术”和大规模“引进来”之后,201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94.81万辆,只占总产量的4%左右,且这一比例近年还呈逐年下降态势。 玻璃钢拉挤设备,玻璃钢切割机,玻璃钢钻孔机,自动切割机,广东玻璃钢设备

    本文共分 1

Copyright 2012~2015  www.dgmylar.com  东莞市麦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服务热线:0769-22982209   13798941668   传真:0769-22982209  粤ICP备15046074号-1   
关键词:扬声器,喇叭,耳机喇叭,玩具喇叭,音响喇叭,迷你喇叭,中低音喇叭,低音喇叭,高音喇叭,蜂鸣器,蜂鸣片,环保喇叭